澳门政府与澳娱综合于27日公布了“新马路片区活化计划”的详细内容。该计划包括对内港14号及16号码头,以及俗称“贼船”的澳门皇宫进行活化与保育。活化后的澳门皇宫将停靠在重整后的14号码头。还将重整金碧文娱中心,引入潮流产品,为澳门中小企提供售卖特色或原创商品的平台。新马路片区将增添艺术灯饰装置,周边的横向街道,如康公庙前地及司打口广场,将被打造为文化艺术空间,并定期举办集艺术与美食于一体的市集。澳娱综合常务董事何超凤表示,预计在2025年或不迟于2026年推出活化项目,并已邀请内地专家研究修复澳门皇宫。澳娱综合将结合旧区特色及现代旅游元素,将新马路片区打造成全新的澳门文化地标潮区,引导新马路东端的客流至西端及横向街道。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透露,金沙中国(1928)将负责益隆炮竹厂片区,而银娱(27)则负责荔枝碗船厂片区。
出席发布会的澳门政府及博企代表包括欧阳瑜、何超凤、文化局局长梁惠敏、市政署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罗志坚、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顾问罗灏芝、交通事务局交通管理厅代厅长刘雅康、海事及水务局港口管理厅代厅长唐蕴红、澳娱综合董事兼立法会议员梁安琪、财务及发展首席营运总监卓河祓、品牌发展及策划高级副总裁梁珮儿等。
当局表示,此次活化计划将以新马路为主轴,拓展和整合周边街道和广场空间,将经济活力辐射至新马路北段、内港码头、康公庙前地及司打口广场一带,配合传统文化元素注入不同活动,整体提升周边旧区活力及经济发展。计划将优化公共街区空间,增添艺术装置吸引人流驻足,结合特色建筑物活化利用,凝聚该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元素,打造休闲舒适游赏体验的片区。
何超凤表示,今年初已对14号及16号码头开展计划,并已向工务局入则,希望今年底或明年初可开展硬件工程,预计项目建设需时两年,希望能在2025年或不迟于2026年推出相关项目,让市民及旅客能够参观体验。公司已邀请内地专家对澳门皇宫开展研究最佳保育和修复方案,正积极探索未来用途。她又称,内港16号码头的钟楼属历史建筑,将会保留,而码头内部将加入新元素活化,至于码头连同澳门皇宫具体的活化元素,目前仍在构思当中。至于经费方面,梁惠敏补充指,由于内港14号及16号码头以及澳门皇宫,属于澳娱物业,政府不用投入预算。
被问到新马路及内港一带的交通及水浸问题,欧阳瑜回应指,新马路片区现阶段不会设步行区,因此交通不会有大规模改变,但若人流增多,当局将采取措施,并与各部门沟通协调;罗志坚则称,目前内港水浸情况已大大改善,加上内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正开展,正是片区复盖范围,相信工程完成后,情况会进一步改善。
欧阳瑜又透露,另外两间尚未公布片区活化计划的博企所负责的片区,金沙中国将负责益隆炮竹厂片区,银河娱乐则负责荔枝碗船厂片区。她称六个活化片区并非有实质界线划分,提到新马路旧城区覆盖面大,是政府重点活化区域,希望从可活化、具特色地点开始延伸,再利用企业引入发展概念,令中小企进驻片区达致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