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于北京成功举办。与会官员来自多个部门,共同讨论了当前跨境赌博的严重性,并强调切断跨境赌博资金链、遏制其蔓延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论坛上指出,境外赌博正加速向国内渗透,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想象一下,中国每年因赌博流出境的资金超过一万亿元。这个隐蔽的领域所隐藏的巨大风险,已经引起了多部门的关注,并采取了联合行动。
2023年9月24日,第九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公安部、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的官员均强调了跨境赌博的严重性,以及新型支付方式为不法分子利用数字技术隐藏资金去向提供了便利。切断跨境赌博资金链、遏制其蔓延已成为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廖进荣表示,打击跨境涉赌任务艰巨,资金链追踪是整治的难点。从犯罪形态来看,当前涉赌手法不断翻新,例如,网络参赌资金通过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归集,然后非法转移出境;甚至在缅甸部分地区的涉赌团伙利用新型虚拟货币转移资金,难以溯源。对部分支付服务提供商以及电商平台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监管漏洞与空白,在大量涉赌过程中,存在着银行账户开户审核把关不严、支付机构对可疑交易的风控监管不到位、甚至业内从业人员与犯罪团伙相互勾结等问题。
国家外汇局综合司主要负责人徐卫刚指出,支付方式的变革未能消除违法犯罪行为,目前已发现部分地区利用数字交易平台实现资金跨境转移,规避外汇监管。但在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由于互联网本身的虚拟特性,加之交易涉及到境外,获得交易背景真实性以及商户信息的难度更高;加之支付机构受利益驱动,在从事跨境支付方面可能缺乏完全掌握交易信息或审核资质的动力。
支付清算协会总结金融涉赌“套路”
近日,为提高社会公众防赌反赌意识,增强支付市场主体合规经营意识,防范和打击跨境赌博资金交易违法违规行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下称协会)从公安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机关公布的涉赌典型案例、人民银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案例、协会举报调查案例中,梳理总结了金融领域典型涉赌案例的六大类型并予以发布。

根据此次发布的内容,个人出租出借出售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被用于为赌博网站收款的行为,被列为六大类型案例之首。实际上,个人参与“跑分”项目,本质就是出租、出借账户,存在资金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涉嫌帮助犯罪等风险。
多部门联手重拳出击
面对境外赌博加速向国内全方位渗透的严峻形势,多部门正联手重拳出击,向跨境赌博行为“亮剑”。廖进荣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工作,国家打击治理跨境赌博专项工作机制于今年初设立,公安部、央行20多个部门一起参与,并提出三个不允许——不允许中国资本投资境外赌场、不允许中国人参与经营境外赌场、不允许境外赌场对中国人招赌。对所有参赌人员要做到处罚到位、通报到位和金融管控到位,今后要把所有参赌人员的信息通报给金融部门。

范一飞则表示,要以大力整治跨境网络赌博为靶向,把打击治理跨境赌博违法活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支付清算协会要运用支付清算数据,加大对无证经营,特别是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的监测,采用全链条穿透式分析方法,有效监测资金转移。
[责任编辑:雨宫菲菲]
图片说明:(图/网络)
线上博彩在部分国家属违法行为,本文仅以产业分析为目的,内容仅供参考,文章内相关赌博行为,一律与本站无关。